讲堂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讲堂论坛 >

15位科学家齐聚我院日新论坛(第46-60期)

发布时间:2023-04-01 22:42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刘伯帅 司雪萌 金三俊 刘凯珍 董鹏生)2023年4月1日,学院特邀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研究员,畜牧学科高峰论坛秘书处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葛长荣教授,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董事长,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东北农业大学海洋之神8590cm登陆优惠大厅院长刘忠华教授,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孙博兴教授,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蒋思文教授,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邓学梅教授,湖南农业大学贺建华教授等专家学者走进“日新论坛”传经送宝,本次论坛设在黄河迎宾馆及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共享“学术大餐”。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作报告
 
      第46期日新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作题为《聚交国家重大需求做好科研工作》为题作报告,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从“创造、创新、创业”三创文化的理念,强调了中国富强梦需要人才立国、科技强国、产业兴国创新并实现新征程的奋斗目标。陈院士从农业生物种业科技创新,饲料与肥料资源科技创新,动植物病、虫、草害防控科技创新,农业机械与智慧农业应用创新,食品加工科技创新,环境修复与生态保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破解当前我国畜牧业经济效益低、食品安全问题大、环境污染重等难题,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未来发展思路。最后,陈院士提出了做好科学,做好技术,做好产品,引领发展,做好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开拓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并为畜牧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及问题出发开展研究,并坚持进行学科交叉、想法交叉与理念交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作报告
 
      第47期日新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印遇龙教授作题为《国际动物科学现状与动态及养殖技术前沿》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农业种养一体化的实施背景、技术与模式以及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的优势与成效。功能农业是近些年来提出的新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隐性饥饿”的问题,即在能量摄入充足的情况下,由于微量营养素摄入(维生素、矿物质、芳香类物质等)不足而造成的亚健康状态。功能农业的未来方向应该是为人类生产营养丰富、健康的农产品。最初提出的时候,功能农业的主要产品方向是微量营养素富集的农产品(如富硒产品,高铁农产品,一些高维生素农产品等等),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其实所有对健康和保健有帮助的产品都可以囊括进去,包括范围不断扩大。功能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含量不够,研究投入不多,不深入不系统,品种单一,主要以富硒农产品为主,而且大多缺乏关于其营养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二是市场比较混乱,加上保健品市场整体比较混乱,鱼龙混杂,这么多年,消费者也不见得买单。种养一体化是实现功能农业的最好推手。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研究员作报告
 
      第48期日新论坛,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研究员作题为《聚焦主责主业,为实现畜牧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为题作报告,报告回溯了畜牧业的基本情况,针对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聚焦基础前沿热点和关键核心技术卡点,总结了畜牧科技发展趋势和整体方向;同时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学科的科技进展、人才引培和平台建设情况;并根据“十四五”总体思路与目标,提出实现“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推进6大重点任务,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改善创新环境。
 
畜牧学科高峰论坛秘书处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葛长荣教授作报告
 
      第49期日新论坛,特邀畜牧学科高峰论坛秘书处秘书长,云南农业大学葛长荣教授,以《我国畜牧学科人才培养新特点》为题作报告,通过畜牧学学位论文培养发现我国畜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指出应该增加专业学位畜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应用型畜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增加西部地区畜牧人才培养;增加专业博士,增加企业社会科研投入,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畜牧高层次人才。总结了我国畜牧学一级博士点建设情况、畜牧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畜牧学科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以及畜牧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董事长作报告
 
      第50期日新论坛,特邀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以《校企联合 元点发力 底层突破 持续发展》为题作报告,他提出,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技术元点发力,实现业务底层突破,具体在加强科技驱动、坚持自主育种、加大猪病研究力度、坚持绿色发展等方面入手。他强调,高校是人才的供给侧,企业是人才的需求侧,要以深入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产业实际问题为导向,瞄准困扰行业发展的障碍,开展针对性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目标导向,确立前沿目标,坚持成果导向,加强校企了解,供需互补,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他指出,大力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高速转化,助推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为农业发展输出更多的新生力量,促进中国农牧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作报告
 
      第51期日新论坛,特邀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以《政产学研用联动培养高素质畜牧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海洋之神8590cm登陆优惠大厅及畜牧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人才团队、科学研究、平台基地和团队文化是学科建设核心四要素。在优势特色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人才团队,通过实现跨学科组建,弥补平台人员少规模小的不足。平台基地,建立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反哺科研,促校平台基地建设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科学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产业发展,以应用研究为切入点,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做好顶层设计。文化建设,构建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营造团结协助、奋进向上,甘于奉献的文化氛围。目前学科建设中已创建集资源安全保护、资源创新利用和种业产业化为一体的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为我国地方鸡保护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教授作报告
 
      第52期日新论坛,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教授以《西农畜牧学学科与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报告,详细介绍了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规划了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五大学科群 和两个一流学科(植物保护、畜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建设四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思路。对本校的畜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面与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对标。确定了本校畜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建设口径、建设目标、重点学科方向、8项主要建设任务、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实行“首席科学家+PI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团队”三级管理体制。最后以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为案例详细介绍了科研教学团队的建设情况。
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作报告
 
      第53期日新论坛,特邀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以《突出内涵 因地制宜 推进畜牧学科特色发展》为题作报告,提出应该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学科的科学领域或分支、学科评估内容、学科建设内容及逻辑关系。以及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立规章、铸精神的管理机制,构骨架、建团队的学术队伍建设,重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接地气、重学术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建机制重双赢。结合川农学科发展发现存在问题;高层次人才、高级别平台、高能级项目、高影响成果等方面不足。最后提出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的中心工作和永恒主题,是大学教师的崇高使命。需要顶层谋划,突出内涵,持之以恒,传承创新。走自己的路,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特色发展,实现区域不可替代性。
东北农业大学海洋之神8590cm登陆优惠大厅院长刘忠华教授作报告
 
      第54期日新论坛,特邀东北农业大学海洋之神8590cm登陆优惠大厅院长刘忠华教授以《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 勇毅迈向学科建设新阶段》为题作报告,报告从学科发展脉络、奠基前辈、师资队伍、团队结构、团队带头人、学科平台和教学科研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学科的发展历程;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程、科研平台建设工程、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方面谈了学科的建设举措;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平台、科研成果、团队荣誉、教学奖项、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方面展示了学科的建设成效。另外,刘院长还针对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一流学科的发展,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建设重点难点和学科发展瓶颈问题。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孙博兴教授作报告
 
      第55期日新论坛,特邀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孙博兴教授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畜牧学科》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本校畜牧学+生物学专业依托东北地域优势,在动物新品种培育、动物生殖调控、遗传修饰动物、功能性饲料、动物疾病模型和实验动物等方面形成优势与特色的学科基本情况。以及动物胚胎工程和繁殖调控、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遗传修饰动物创制、新型实验动物与模型创制、动物分子营养调控与功能性饲料等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创新。最后,对本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体会。
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作报告
 
      第56期日新论坛,特邀扬州大学陈国宏教授以《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内涵建设·奋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提出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推进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融入培养各环节,坚持立德树人、厚植爱国情怀,把稳人才培养的“航向标”;以优质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科教产教融合为动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国际合作交流为平台,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协同育人,筑牢人才培养的“压舱石”;发挥资源配置效能,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发挥交叉育人效能,落实导师育人职责,发挥教育评价效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服务需求、落实导师责任,挑起人才培养的“千钧担”。
华中农业大学蒋思文教授作报告
 
      第57期日新论坛,特邀华中农业大学蒋思文教授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是一流本科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的抓手是推进本科专业认证,最后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作报告
 
      第58期日新论坛,特邀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以《饱尽春蚕收罢茧 更殚余力付樵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为题作报告,从学科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支撑机构详细的介绍了西南大学畜牧学科的发展。从平台支撑、师资队伍、科研资源、研究体系介绍了该校的培养条件;从文化引领、交叉开放、延伸舞台、加大奖助、加强指导五个方面介绍了促进学科发展的有关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邓学梅教授作报告
 
      第59期日新论坛,特邀中国农业大学邓学梅教授以《动物遗传学-一流课程建设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题作报告,介绍了本校的《动物遗传学》课程建设历史,从课程定位、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内容建设、素质建设、课程发展七个方面总结了课程改革与建设之路,注重思政育人自发、自觉到自然,课程建设与思政育人的融合。
湖南农业大学贺建华教授作报告
 
      第60期日新论坛,特邀湖南农业大学贺建华教授以《畜牧领域案例库建设情况汇报》为题作报告,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以本校为例提出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优秀教学案例、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专业学位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开展改革试点:案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改革试点成效将作为培养单位申请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及专业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的重要内容。改进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为期一天的学术报告,与会师生认真聆听,深入学习领会,积极分享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