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影响中国命运的大决斗、大转折的时期,既有苦难和忧患的磨练,也有冲破黑暗迎接黎明的喜悦。一晃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黑发已变成皓首,但回忆这一段的工作生活,我们都能写一部有韵味的足迹史。它充满艰辛拼搏的历程,教会我们包容宽待他人;使我们倍加珍惜学习时光,奋发钻研技术,严谨治学心态。今年是我校百年华诞,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为共庆我校百年华诞,谈点教学人生的回顾,与青年教师共勉。
一九六一年我由山东农学院畜牧专业本科毕业,然后又在原校参加农业部高校师资培养进修班学习一年,后被统分到河南农学院牧医系任教,从此步入教学人生的第一阶段。带着期盼和憧憬我把自己规划了一番,努力学习,埋头工作,去攀登教学科研高峰。但是,现实人生往往并非自己所能控制,我由助教先被安排到校农场畜牧实验站任技术员,不久又遇上十年文化大革命,后又转入教学至退休的历史征程。
整三十五年的工作历程,在党的培养、人民的支持、学生的鼓励及自我勤奋努力下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版有《怎样养好小鸡》、《家禽孵化新技术》、《新编怎样养鸡》、《实用养鸡大全》等九本书。在各种专业刊物上发表了“鸡胚蛋代谢与能贮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对加速实现我省养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等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近50篇。参加并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河南省家禽品种资源调查研究”、“正阳三黄鸡阶段选育研究”、“豫州褐蛋鸡品系配套培育及推广应用研究”等多项科学研究,其中《豫褐913》配套新鸡种为我省首创家系培育品种,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及三等奖。教学上曾主讲过“家禽学”、“普通畜牧学”、“家禽孵化实用技术”等课程,进行了“养禽学”专题讲演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曾指导毕业实习论文25篇左右。自1987年至退休期间带领科研组创建校内2.1万只规模、全配套的蛋鸡育种场,实施基本建筑4000m2左右,总价值约200万元,这为牧医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创建了优良的试验基地,受到全国兄弟院校的参观赞誉。该基地为牧医工程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奠定了一定基础。在退休前后的二十五年里,我利用所学和研究的科技知识,举办过上百次科技讲座,兼任不少县市及企业的技术专家顾问,为河南省家禽发展的普及和推广做了应有的贡献。兼任全国家禽研究会理事,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家禽研究会理事长,河南家禽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与此同时,党和人民对我上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奖励。87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8~96年任牧医工程学院院长,91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人事部颁发“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回顾往事,历历在目,事业有成。但是,难以使我忘却的还是青年时期的实践经历,那阶段有过苦、辣、酸、甜的思想波折,如今都已成为我的人生财富,今天我愿把我的点滴体验讲述给青年教师们共勉。
思想波折 更换观念
人生必然会经受不同程度的坎坷磨砺,这是件好事,它能考验自己的意志是坚强还是软弱。我深刻体验到:只有战胜思想上各种波折,才能有所进步。63年系研究调我去畜牧试验站任技术员,面对着一站二员(畜牧兽医各一),挑起复杂的牛、马、猪、羊、禽等全部生产和教学实习指导工作,环境简陋,工作无规律性,比在系里任教差距甚远。我矛盾重重,不愿做实践工作,要求调离回老家,思想上反复斗争2~3个月,经领导谈心,同志们的帮助,特别受到堂兄(延安干部)来信批评指导,“我希望你安心下来当个技术员,这个工作我为你叫好,…虽然要吃点苦,但对你锻炼大有好处,需要积极投入,过几年你会懂得实践工作的重要。”这段话铭刻至今。
随后,我逐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思想上发生了转变,就主动下猪舍、牛棚和羊圈去观察牲口的饲养状况,参与实际生产过程。与老工人聊天,逐渐发现老工人有许多实践经验可学而自己的实践太少,不敢动手,又怕工作出问题被同事耻笑。从此以后,我主动参与生产第一线劳动,母猪产仔接产我参加,初次看见猪崽子隔几分钟生一只,主动跟随工人操作,从断脐消毒到哺初乳、仔猪定位、观察仔猪平静的吸吮初乳,当母猪放乳结束,仔猪开始拱揉乳头,尾巴来回摆动,看到小动物的可爱、方知生命的可贵。通过实践母猪产仔时的接产、护仔、哺乳定位,仔猪打耳号等过程,获得了许多直观的实践知识,书本中死记硬背的东西也深深地扎入脑海中。收获很大,心情也很愉快,换来了我对实践工作的热情。
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试验农场组织起“赤卫队”,忽然间一个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破。我由于出身不好,初次被抄家,成为试验农场的靶子,行动也很不自由,当时批斗罗明代理站长,要我揭发,我坚持没有什么东西可揭发,被骂“我是他的孝子贤孙”,心中悸怕,一些工人暗地告诉我:“你别怕,我们会维护你。”那时技术员的头衔也没有了,直接参与各种生产劳动,下牛房挤乳、喂鸡、割麦打场、听任工人革委会的安排,知识分子的傲气已荡然无存。经过几年的风霜雨打和实践锻炼,我更贴近实际,主动接近工人,书生骄气蜕掉,开始变成另一类型青年。劳动锻炼,强健了我的体质,思想上也更朴实,工作上感情更深,懂得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平气和做好人”,学会了“能曲能直,能上能下”的道理。
学会吃苦,苦中取乐
基层实践工作确实比办公室艰苦,常常有突然发生的事件,有些事会使人难予驾驭,有时也会给我们精神上和躯体上带来烦恼和痛苦。73年春天的一天,种公牛脱缰绳外跑,400~500公斤重的公牛如不及时牵回固定,会出大事故的。当时一听公牛脱缰,我马上跑去牵牛,脚尚未踩住缰绳,再次弯腰抓绳时,公牛突然发暴,用头角把我抛入空中,危机时刻,几个工人闻讯手拿着大扫帚齐声叫唤的赶来,把公牛驱走,我从空中坠地,眼前一片乌黑,不醒人事,被送医院缝了六针伤口。后来方知,若工人不赶走公牛,肯定要被公牛顶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吃了这次苦头,提高了自己的防范意识,知道了如何安全工作。
“苦”标志着“工作艰巨、经济窘困、生活痛苦”。作为青年人如果不能吃苦而怕苦,遇到特困环境畏首畏尾,不去战胜而是退却,那么,他对未来的事业也必将一事无成。我身有体会,学会吃苦,有意识地寻求“苦”的刺激和挑战,这是事业有成的奠基,是夺冠者的基础,要用汗水和毅力去磨砺坚强的耐苦力。孟子说:“吾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正是最中肯的写照。无数成功的事业家,冠军获得者都会有他们的吃“苦”历程。
59~61年,发生了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粮食欠缺,吃不饱,60年我曾因吃红薯秧窝窝头,便秘拉血。吃不了苦,就向堂哥寻求支援粮票,结果不但未寄一斤粮票,反而被严厉指责批评:“哪怕我有也不能给你,你们同学能生活下来,为什么你不能?盼你与大家同苦其乐。”这一序话,在后来使我懂得生活苦一点,方知何为朴素美,这成为我后来战胜许多困苦的指南。我住牛舍小阁楼4~5年,冬天室外结厚冰,室内结薄冰,平常更是与老鼠和麻雀相伴。任技术员要常到牛舍喂牛挤乳,冬季4:30分起床上班,初学挤奶时,两只手腕由酸痛到红肿,但仍继续坚持并最终学会挤乳。替送奶员送牛奶,冬天带着二桶120多市斤重的奶乳蹬上大石桥送到河医大,每次都出身大汗。搬运饲料每月一次,开始是两人抬80斤重的麸皮,后来我能独自肩扛180~200斤一包重的玉米、豌豆饲料,渐渐地我成了工人们干重活的伙伴,那里有出力活,常有我的身影,如拉沙、装卸货物、打垛饲草等。常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思想深处也觉的自己变得朴实了,能干能吃苦,不怕脏和累了,潜意识地推动我去做好各项工作,每当完成一项任务,虽然苦累,但其乐无穷。可谓是“黄连树下操琴,苦中作乐”,对今天的美好生活倍加知足。俗话人生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可谓真谛也。
勤奋学习,积累知识
当今社会处于人才竞争,知识库与实用性的竞争,勤奋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显得尤为重要,时代要求:“人要成为学习型的人,团队要成为学习型的组织。顶尖化的人才,需具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勤奋学习,力争月读2~5本书以上,博览群书,不断积累书本知识、拓宽思维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但是学习不能完全凭书本知识,倾向一面知识,会导致教条主义,固化思维。学习包括实践与调查研究两部分,其方法有:参加生产实践,专题实验,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调查归纳,资料综述,统计分析,访问考察,论文写作等环节。读书与实践结合能学到新的知识,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与完善,看问题与思维也变得敏锐,善于提出创新性的课题和见解,日积月累,自成体系。
在文革时期,学习搁浅,知识枯竭,普遍感到知识匮乏。记得文革后期出版《学英语读本》一书,新华书店门前早晨4~5点排队抢购,回顾当年情景,令人记忆犹新。1974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委托农业厅畜牧局编“养鸡”科普读物,邀请我和朱仕仁同志主编,当时心情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初次写书出版,深感光荣,但是掌握参政资料极少又怕难于完成任务而心慌。有几个月紧张得失眠,到处收集资料,当找到一份有关鸡胚孵化及胚胎发育油印资料时,如获至宝,连读两遍毫无倦意,如饥似渴的想读书。经一番努力,该书于1975年11月第一版在新华书店发行,随后连续修订出版五次。回头再读那本书,已陈旧落伍了,但它曾热销10年,对当时普及科学养鸡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文革结束后,科技图书越出越多,资料来源广泛,我继续出版了,《怎样养好小鸡》、《家庭饲养手册》、《怎样养鸡》等编著。由于阅读书籍资料多,加上自己多年实践技能的积累,所以每出一本新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读者需要,写起来也觉得轻车熟路了。
大胆工作,不断攀登
工作是人生向社会的回报,也是知识积累和自身价值的体现。无论我们从事那项工作,都以最终效果好坏来检验工作质量。我们应该对每项工作都抱以100%的信心去完成,尽心竭力的完成80%~90%任务,也称作优秀。工作出现失误或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一.胆小、畏首畏尾;二.工作前准备不足,对要求目的没吃透;三.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不把任务当回事;四.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小事一件,也难以完成等。这些毛病务必彻底改掉。
大胆工作的前题:一.要细心,有备而行,陌生尚未做过的工作,要多看相关资料,请教老师,理顺思路;二.边做边思考,力争走捷径;三.善于总结工作,做事讲究策略,不断锤炼自己;四.多与同事及领导沟通;五.发现特殊现象,要抓住机遇,及时提出创新课题,挖掘自己的知识潜能,为不断攀登铺路搭桥。
任技术员时,站里只有畜牧、兽医二位本科生,67年兽医技术员调西宁,我独挑两职,环境逼迫我应战许多不会的工作任务。那时乳牛因活动少,常出现犊牛难产,胎衣不下等难题,情急之下,我也充当兽医出场应战,细心的闯好第一关,后面就轻车熟路。记得我初次做助产时,右手伸进母牛阴道扣住犊牛嘴,一时凭年轻有力,死力住往外拽,虽费力不少,却进展不大,经老工人指点,顺着母牛用劲收缩时开始用力拉,母牛放松时你也停,一来一往,牛犊头过骨盆腔,后躯自然顺势而下。完成助产任务后,心中有多高兴,往后遇到更难产我也能处理。另一技术是母牛产后胎衣24小时不能脱落。此时需要手术剥离,否则胎衣腐败,子宫发炎,乳牛发烧影响下奶。我初次操作该项技术时,把消毒好的手臂伸入牛体子宫内,但触摸到是另一个世界,无从下手,胎盘子叶一个挨一个与母体嵌合非常牢固,书中也尚未详述具体剥离方法。只好细心大胆的剥开胎盘子叶,先近后远,一个一个的剥离,左手拽住外露的胎衣,不能用力,防止子宫出血,经过30~40分钟,终于把整个胎衣剥完排出。再经消毒液冲洗子宫,撒入消炎粉,我又掌握一道技能。随后我更大胆的主动操作母牛早期妊娠诊断技能,根据子宫主动脉的粗细变化,跳动强度,子宫颈沟的变化来判断妊娠时间,最早能诊断出一个多月的妊娠胎儿。
工作中的大胆尝试,使我熟练的掌握一个又一个技能。曾设计过水塔,300多吨半地下式青贮窖,半现代化鸡舍,DF—8000型八角式电孵化机……等畜牧场设施,并绘图及指导施工技术,做到一次性地获得成功,减少时间、材料、成本等方面的费用,为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困难;除此之外,我能娴熟做小母猪卵巢摘除术;在条件极困难时我培育过来×洛×狼三品种杂交鸡,产蛋率高,产双黄蛋率达26%左右;后来主持“豫州褐蛋鸡家系育种研究”。鸡的家系育种在河南省首创,经五年的研究,我们终于完全掌握现代家系世代繁育技术,培育出“豫褐蛋鸡913”配套系品种,该鸡种的优良生产性能获得养鸡场的好评和争购。为河南省养鸡业做出了贡献。
上述工作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及表彰,每当我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自已反复的沉思和鉴赏,似乎是完成一件艺术品那样,珍藏在心底里,此情此景是工作的总结,成功的肯定,不足的修正,促使对下一次工作任务做得更加完美。
戒骄戒躁、不断完美
当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时,切勿有骄傲或高人一头的思想,尤其青年时期更不该有自满心理,自满和骄傲都会使人落伍,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疏远与同志间的距离。因此,在集体团队里学会包容,善听反面逆耳的意见,学人之长以补己,谅人之短以自醒。胡锦涛总书记近来强调学习毛主席的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对个人品德素质的培养,对人生的历程大有裨益。
随着自己事业的进展、业绩的积累、经验的丰富、年龄的增长、个人知名度的提高,还应该向高层次攀越,带领团队共同前进,培养更多的人才,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让一代超越一代,培养一群超自我的青年,才算人生的完美。当自己有广阔发展平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让同伴们也来分享发展的平台,合作才有力量,合掌相拍才能响,怕人超越自己的人,不算完美的人。当一个团队领头人,不但要考虑培养队员素质,还要为他们创建舞台,让青年群体去演练,做出一点退让,淡化一些个人荣誉,不要强制压台,影响中青年人的发展。我们今天需要群龙共舞,后辈才能展翅腾飞。我在退休前曾有意识地为中青年创造机遇,提供空间舞台让他们展示,去检验自己。最后,祝愿大批中青年努力学习,严格要求,不断自我完善;祝愿母校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