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14年5月22日第3版
在电脑前批阅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桌子上是一摞待批改的学生实验报告,记者5月21日见到王川庆时,他瘦小干练的身躯正在一堆学生作业中忙碌。
王川庆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所所长、牧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被聘任为农业部和省政府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专家。
这种身份的大学老师一般很少带本科生了,王川庆却不然。他30多年从没有离开过讲台和实验室,先后承担5门本科生课程、4门研究生课程,已指导博士、硕士生60余人。至今他每周平均要给本科生上10节课,直到去年还担任着班主任。
“如果不给学生上课还算什么教师,还当什么教授!”王川庆说,脱离教书育人这一教师天职,就不配为人师。
做过访问学者的王川庆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他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中,通过话题讨论、趣味奖励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他讲授的兽医课总是爆满,这个颇显另类的老先生连续8年在全国教学会议上交流教学改革成果。他给学生送过衣物,熬过半年多的汤药,为学生过生日设过家宴,为18名贫困学生支付过学费,为换取学生就业机会答应为企业提供无偿服务……这位谦和的老教授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广大师生。
王川庆的多名同事向记者介绍,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优秀大学生,王川庆有很多升迁发财、风光出名的机会,但他却从不为名利所动,始终默默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生产一线,“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教好学生才能问心无愧。”这是王川庆的信条。
王川庆在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方面的成就是业内公认的,他长期坚持坐诊、出诊、科技推广,而且义务服务、不讲条件。农民的家禽、家畜,动物园里狮子、老虎、鸵鸟、孔雀等动物都是他的救治对象。
在王川庆的感召下,一批教学和科技创新人才逐渐聚拢在他的身边,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组建起来。这个团队在教学方面不断完善“家畜传染病学”这门精品课程,培养的年轻教师在全校讲课大赛中连年获奖;在科研方面紧紧围绕动物生物制品和人兽共患病两大方向开展攻关,先后获得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化科技成果10多项。
采访时,记者随手翻开一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王川庆在上面用红笔、蓝笔标注了需要修改和建议添加的内容,连错别字都标了出来。王川庆说,学生的一篇毕业论文往往要修改四五遍才能到位,而每看到学生的一点进步,他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